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答案 1:
呵呵,以前在“系統(tǒng)思考”論壇受邱老師教益良多,雖然了解不多,試著回答一下吧。希望能給邱老師一點幫助吧~~
我以前在一家做快消品的咨詢公司做,因為不想出差,就在做分析的同時兼了些-知識管理的工作。當時考慮了很多,也嘗試了一些做法,但總體而言,是失敗的。我感覺最困難的問題在于“-知識顯性化”——也就是說把-人員在平時討論、寫方案、作報告時,腦子底層在運作的那些東西掏出來,和大家共享。
其實,我覺得這就是知識管理最重要的工作。但是,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不取決于知識管理,正如一位西方人說的“問題不可能在它產(chǎn)生的層面得到解決,而只能在更深的層面得到解決”。
知識管理就是這么一種情況。它的更深一個層面就是“企業(yè)文化、價值觀、分享精神”。
現(xiàn)在來看當時的情況,問題其實非常明顯——老板想做知識管理,就是想降低自身對專業(yè)咨詢顧問、主管、乃至總監(jiān)的依賴性。而-知識,恰恰是這些人在這個企業(yè)里安身立命的本錢。如果沒有“分享精神”(這個其實植根于企業(yè)文化、分享的歷史傳統(tǒng)、價值觀),這些人是不可能把自己的知識主動掏出來,使之顯性化,從而提升組織的知識儲備、知識能力。而可惜的是,雖然老板都是很好的人,做知識管理也沒有想踢開其他人的想法,但是,組織-并沒有形成良好的文化、分享的傳統(tǒng)。所以,這件事也就淪為“文檔整理”工作了。
另外,最近看《海底撈你學不會》一書,感覺他們的知識管理就做的很好——主管在培訓的時候盡心盡責、事無巨細、毫無保留的傳授給普通員工。這種行為應該也是知識管理,而且是更有效的知識管理。
這可能反證了知識管理并不能成為企業(yè)的一項專門工作,而應該是企業(yè)“財富分享、能力分享、價值觀分享”(肖知興語)的一個附屬產(chǎn)物——就如同要得到鮮美的蘋果,需要做的是向樹根提供豐富的營養(yǎng),而不在蘋果的直接產(chǎn)出環(huán)節(jié)——“樹枝、樹梢”下功夫一樣。
一點淺見,希望能和邱老師一起探討。
下一篇:中小企業(yè)怎樣才能真正實現(xiàn)電子商務(wù)?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遇難人數(shù)7.29增至40人,你信不信,信與不信?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