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舍生取義的意思◥
「舍生取義」之「舍」,典源作「舍」?!干帷雇干帷??!干嵘×x」指為正義真理而不惜犧牲生命。語本《孟子.告子上》。△「殺身成仁」
◣舍生取義的典故來源◥
《孟子.告子上》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
◣舍生取義是誰的典故 舍生取義典故解析◥
「舍生取義」原作「舍生取義」,這句成語出自《孟子》。《孟子.告子上》有一段話,提到孟子對利、義的辨別,他用「生」來代表私利,用「義」來代表公益。為了讓世人了解有時候利、義是不能兩存的,所以他用魚和熊掌來做比喻,孟子說魚和熊掌都是人們喜歡吃的珍饈,但是萬一不能兼而有之,那只好舍魚而取熊掌了。利和義也是一樣,二者往往是相互沖突。這時候,孟子要世人注意公益是凌駕在私利之上的。生命雖然是私利的極致,但是為了國家社會的利益,也是可以舍棄的。對每個人來說,活著當(dāng)然是大家的希望,但是有些事的重要性卻超過生命,為了這些事,我們不應(yīng)茍且偷生。死亡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厭惡的,但是有些事卻更叫人厭惡,為了這些事,我們也應(yīng)挺身除惡。儒家獨(dú)善其身的目的在於兼善天下,修己的目的在於安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正是把群眾利益擺在個人之上的一套修身哲學(xué),所以孟子要人「舍生取義」的道理就不難了解了。成語中「義」字的內(nèi)涵,可以擴(kuò)大為仁義道德、美善真理、理想抱負(fù)等。
S-e S-eng Qu Yi
下一篇:改過自新的意思 改過自新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隔岸觀火的意思 隔岸觀火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