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這應該分二個層面來看。若真的是天文專用,而且是在學術研究上使用的話,就會有所不同。但若只是一般業(yè)余的拍攝,就可使用一般的相機。而如果目的是要拍攝特殊的目標,就會進行改機。普遍來說,有幾個元件,是拍攝天文所應注意的。
第一是快門線。拍攝天文通常須要長時間的曝光,所以需要快門線??扉T線有二種,一種是普通快門線,按下去就會開始曝光,直到你放開按鈕快門收起。別以為這簡單的動作,可以省去快門線,自己來手動按下相機快門。有時候連一點點的震動,都會影響到拍攝的結果,更別說手按相機快門了。所以這項元件不能減省。另一種快門線是具排程功能的快門線,可以設定想拍的張數(shù)、每張間隔時間,每張曝光時間。通常設定好開拍之後,就可以在旁休息等候了。
第二是電池及續(xù)電力。因為是整晚在拍攝,電池電力及續(xù)電力問題,變成是很重要的問題。尤其是拍攝星軌時,通常都是拍攝很多張,每張的間隔時間不能超過三秒。若是超過三秒,星星的軌跡線就會連接不起來,相當於拍攝失敗。所以要特別留意電力的問題。有些同好會特別改裝成外接電瓶,以保障不會出錯,這也是個好方法。
第三是改機的問題。一般的單眼相機,在CCD的前方會有一片低通濾鏡。這是因為CCD通常都會對紅色比較-,所以會加上一片濾鏡,濾除多余的紅色,讓顏色比較接近人眼所見的顏色。但是在拍攝天體時,這片濾鏡就會把這些應該存在的紅色給濾除,并不是我們所希望的。所以可透過改機將濾鏡換掉。而改過的相機,在拍攝一般景物時,就會比較偏向紅色。
圖1這張相片就是CCD前的濾鏡,還鎖在電路板上面。通常改濾鏡必須要找專業(yè)人士協(xié)助,以免造成相機故障等問題。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