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況下有遣散費
分類: 職場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fā)布 : 11-24
閱讀 :418
按照規(guī)定,因公司破產而解除勞動合同的,公司要支付給員工經濟補償金,如果是違反規(guī)定遣散員工的,還要做出賠償,那么什么情況下有遣散費呢?下面就一起隨小編來了解一下吧。據了解,一般公司因經營不善或其他問題而面臨解散的話,員工突然丟了工作,沒有了收入來源,公司是需要給他們遣散費,讓他們能夠靠遣散費度過找工作沒有收入的日子。公司解散的情況有哪些 1、公司章程規(guī)定解散公司章程規(guī)定的營業(yè)期限屆滿,或者公司章程中規(guī)定有其他解散公司的事由出現的,公司應當解散。在上述情況下,公司解散無須股東會再另行作出決議,但公司也可以通過修改公司章程使公司存續(xù)。股東會會議作出修改公司章程的決議,必須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對股東會該項決議投反對票的股東可以請求公司按照合理的價格收購其股權,自股東會決議通過之日起六十日內,股東與公司不能達成股權收購協議的,股東可以自股東會決議通過之日起九十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2、股東會決議解散雖然未到營業(yè)期限,但是根據需要,股東會可以作出決議解散公司。由于解散是公司的重要事項,所以股東會會議作出解散公司的決議,必須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3、股東請求法院解散公司經營管理發(fā)生嚴重困難,繼續(xù)存續(xù)會使股東利益受到重大損失,但是要求解散公司的股東所持表決權不超過三分之二,通過股東會不能形成解散公司的決議。這時,持有公司全部股東表決權百分之十以上的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4、受行政處罰解散公司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行為,公司被行政機關依法決定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責令關閉或者撤銷。行政機關作出處罰決定必須依據人大制定的法律或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guī)的明文規(guī)定,法律無明文規(guī)定時,任何組織或個人均無權解散公司。公司被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最常見的情形是,公司自行停業(yè),實際處于解散狀態(tài),但公司股東不按規(guī)定進行公司解散清算,也不向公司登記機關辦理注銷登記手續(xù)。最終,公司因沒有在公司登記機關要求的時間內接受年度檢驗,被公司登記機關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5、被法院宣告破產解散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公司或債權人向法院提出破產清算申請,公司被法院依照《企業(yè)破產法》規(guī)定宣告破產而解散。6、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根據需要,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股東會可以作出公司合并或分立的決議。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原公司解散。對股東會關于合并或分立決議投反對票的股東可以請求公司按照合理的價格收購其股權,自股東會決議通過之日起六十日內,股東與公司不能達成股權收購協議的,股東可以自股東會決議通過之日起九十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以上就是什么情況下有遣散費的內容介紹,如需了解更多遣散費等小知識,請繼續(xù)關注職場安全常識欄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