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紫甘藍又稱紅甘藍、赤甘藍,俗稱紫包菜,由于它的外葉和葉球都呈紫紅色,故名。紫甘藍原產(chǎn)于歐洲地中海沿岸,近年來由于我國旅游業(yè)的發(fā)展,涉外飯店對其需求急增,各大中城市開始種植。
紫甘藍營養(yǎng)豐富,尤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V和較多的維生素E和B族,用于炒食、煮食、涼拌、配色,具有特殊的香氣和風味,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紫甘藍食法多樣,可煮、炒食、涼拌、腌漬或作泡菜等,因含豐富的色素,是拌色拉或西餐配色的好原料。在炒或煮紫甘藍時,要保持其艷麗的紫紅色,在操作前,必須加少許白醋,否則,經(jīng)加熱后就會變成黑紫色,影響美觀。
紫甘藍適應性強,病害少,結(jié)球緊實,色澤艷麗,耐貯藏,耐運輸,營養(yǎng)豐富,產(chǎn)量高,南方除炎熱的夏季,北方除寒冷的冬季外,均能栽培,凡能種甘藍的地方都能種植。
紫甘藍營養(yǎng)
紫甘藍營養(yǎng)豐富,據(jù)測定,每100克鮮菜含胡蘿卜素0.11毫克、維生素B10.04毫克、維生素B2 0.04毫克、維生素C 39毫克、尼克酸0.3毫克、糖類4%、蛋白質(zhì)1.3%、脂肪0.3%、粗纖維0.9%、鈣100毫克、磷56毫克、鐵1.9毫克。
紫甘藍常用食用方法
用料:紫甘藍500克,生姜10克,干辣椒3只。 調(diào)料:植物油、精鹽、白糖、白醋各適量。 制法:紫甘藍種植栽培
整地:前茬出地后,耕深15厘米左右,做成連溝寬約2米的畦,開好深溝。每666.7平方米施腐熟人畜糞尿2000~2500千克作基肥。 育苗:播種期為6月中下旬,因當時氣溫高,為了保證出苗,可采取遮陽網(wǎng)覆蓋育苗。出苗后15天左右,當幼苗有3~4片真葉時,進行移苗(又稱假植),苗距10厘米見方。移苗后,也要用遮陽網(wǎng)覆蓋,以提高成活率。苗成活后,追一次稀人畜糞尿。苗期對小菜蛾、黃條跳甲、斜紋夜蛾等蟲害要注意防治。 定植:紫甘藍苗期45天左右,故定植期在8月上中旬。定植時氣溫仍高,要選擇陰天進行,并且秧苗要帶土,減少根系損傷。定植后立即澆搭根水,促使活棵。以行株距40厘米見方為適當。每666.7平方米栽3500~4000株。 田間管理:紫甘藍與普通結(jié)球甘藍一樣,以加強肥水管理為主,一般迫肥3~4次,每666.7平方米共需人畜糞尿3000~4000千克。同時也要注意蟲害的防治。 采收:紫甘藍定植后約l00天可采收,故11月中下旬始收,并可延長到1、2月份。 留種:種株在結(jié)球期間于大田中株選,選出的種株在12月上旬帶土栽到留種地上,按行株距66厘米見方定植。2月下旬將葉球頂部劃開成“井”字形,以利抽莖,并施抽薹肥和花肥各一次。抽薹后要搭架防止花莖折斷,并注意治蟲。6月中旬種子成熟,分次采收。 相關(guān)視頻 酷六視頻:紫甘藍有哪些營養(yǎng)
下一篇:紅兜兜串串香加盟費條件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剁椒魚頭的做法視頻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