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答案 1:
這種說法是完全錯誤的。它源自神經生物學發(fā)展最初期,對實驗的一系列錯誤解釋。類似“大腦利用率”這樣說法的基礎,是1920年左右Karl Las-ley所作的一系列實驗——這個我一會兒詳細講。這類實驗已經被廣泛證偽。但是由于其商業(yè)價值巨大(例如,奸商們可以打著“開發(fā)大腦”的旗號騙錢)所以流毒甚廣,至今仍有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說,這個謊言與太空中能看見長城的愛國主義故事從某種意義上非常相似。。。在1920年Karl Las-ley進行他的記憶實驗的時候,人們對腦的理解完全是空白(想象一下,在-1年,neuron這個詞才第一次被人們發(fā)明……)??茖W家不知道腦的功能區(qū)劃,不知道左右半球的關系,甚至不知道神經遞質的作用或原理。在這樣的大背景下,Karl Las-ley提出了一個假想概念叫“Engram”,用以指代腦中負責存儲記憶的單元(可惜這個假想概念現(xiàn)在看來全站不住腳,我甚至找不出它的標準中文譯名……如有朋友知道請告訴我)Karl Las-ley 先訓練小老鼠鉆迷宮找食物,之后切掉小鼠的一部分腦皮層。再對比小鼠鉆迷宮的效果。換言之,如果某次實驗,恰好切掉了小鼠的engram,那么小鼠就會在迷宮里迷路了。于是Karl Las-ley切啊切……他漸漸發(fā)現(xiàn)了一個腦區(qū),對小鼠走迷宮的效率影響最大。而且在這個區(qū)里細分下去,切在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切除的比例——切得越多,小鼠越傻。根據(jù)這些實驗,Karl Las-ley下結論:engram就在這個區(qū)域里。而且,就算切掉一半,小鼠依然能正常活著,這說明小鼠對于腦區(qū)的利用率非常低。這個結論聽起來很新鮮,一傳十十傳百,傳到樓主同學耳朵里的時候,就變成了“人腦利用率不足5%”了。后來,隨著技術的進步,人們漸漸知道了負責顯式記憶的區(qū)域,根本不在Las-ley切的那塊大腦上。而是在一個叫做“海馬體”的,很小很小的一個腦結構中。而且腦的主要功能也不是走迷宮——我們看、聽、說、運動、思考甚至睡覺,都是腦來進行整體控制的那么Karl Las-ley找到的腦區(qū),究竟是干什么的呢?在當代神經生物學術語里,人們管這個區(qū)域叫做 初級視覺皮層——是負責“看”的腦區(qū)。如果這里有一塊受損,我們視野里就會相應地產生一塊盲點。受損區(qū)域越大,盲點的尺寸也就越大。Las-ley切得越多,可憐的小鼠的視野范圍就越小,當然鉆迷宮也就越慢。但是從這樣的實驗,直接推到5%的利用率,可謂謬之千里。答案 2:
1、我認為這是沒有科學依據(jù)的。2、我?guī)啄昵皩戇^一篇小文,討論這個錯誤結論是如何得出的,轉貼如下:這種說法由來已久,還有很多健腦藥品打著這個旗號,號稱能夠發(fā)掘另外90%的潛力,我一直覺得這十分不靠譜。大腦是個耗能大戶,它消耗的能量與它占的體重相比,在所有人體組件中,可能是最大的。這么一個中央機構,如果只有10%有用,其它90%都在跑龍?zhí)?,那么進化論早該對它進行精兵精簡了。事實上,腦科學的相關研究表明,人腦進化至今,確實是一個非常經濟的系統(tǒng),無論是運作方式還是腦區(qū)的布局,處處體現(xiàn)著這種經濟性。因此,只使用10%不太可能,甚至我敢猜測,人在睡覺的時候用到的腦資源都不只10%。對于這種說法,我沒查到元兇是誰,似乎來自William James的《人的能量》,又據(jù)說愛因斯坦如此解釋自己的智商。不管出自哪里,據(jù)我的推測,這種說法的來源,有以下幾種可能。第一,跟微柱體(mini-column)有關。人腦在工作時,實現(xiàn)其功能的最小組件,并不是神經元,而是由80~110個神經元組成的微柱體。一個微柱體內的神經元總是同時激活或抑制,發(fā)射同樣的脈沖信號,簡單地說,它們在做同樣的事。也許有人據(jù)此認為,80個神經元彼此重復,這是一種浪費,改成8個一組完全可以。這樣一來,微柱體的數(shù)量就能變成現(xiàn)在的10倍,大腦的性能也就可以提高10倍,所以說現(xiàn)在的大腦只發(fā)掘了10%的潛力。人腦為啥要這樣組織,這我也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個結構絕非人力能夠改變。無論你花費再多的心思,上再多的健腦班,吃再多的補腦藥,也不可能把一個微柱體改成8個神經元。第二,跟腦區(qū)(area)有關。人的大腦不是一團糟,而是劃分成不同功能區(qū),各司其職,這在腦科學中已是普遍接受的理論。按照常用的Brod-nn分區(qū)系統(tǒng),大腦皮層分為52個功能區(qū),其中直接用于理解和思考的,只有第39區(qū)“Angular gyrus”和第40區(qū)“Supra-rginal gyrus”(兩者合稱Wernicke’s area),其它功能區(qū)負責維持人體的其它生命功能,比如呼吸和心跳等等,這也是我為什么在前面猜測說,睡覺都不只用到10%??赡芤驗槟X的這個特征,有人就認為,思考只用了10%的腦資源(估計這個數(shù)字也是瞎猜的),因此還有很大潛力,可以把整個大腦都用來思考。其實寫到這里,就可以想見這是不可能的,整個大腦都用來思考,那連心跳都沒了。第三,跟連接(Connection)有關。腦是通過神經元之間的連接來表征信息的,如果兩個單元總是同時被激活,就會在其之間建立連接,連接之后,有一個被激活就會自動嘗試激活另一個。比如說,你小時候看見貓的形象,大人說這是“貓”,時間一長,你看見它就知道它叫“貓”。神經語言學認為,腦中無實體,一切都是連接,連接即是信息。假如一個腦有n個神經單元,理論上就能建立n的平方個連接,但事實上的連接數(shù)量,要遠遠小于n的平方。具體有多少連接這無法測量,但肯定小于10%??赡苡腥艘詾?,既然連接就是信息,那干脆全連起來豈不更好,所以大腦還有很大潛力。但實際上,不連接也是表達信息所必須的,貓不是狗,這也是一種信息。正如計算機有1也有0,表征信息至少要二進制,如果所有的神經元都連起來,那就表示不了信息。把貓和狗連起來,和-也連起來,這顯然不是開發(fā)大腦潛力的方法,反而是毀掉大腦的方法。以上三種,就是我猜測的“10%”一說的來源,可以想見,沒有一種是靠譜的。之所以這種思想廣為流傳,是因為它具有一種難以抵抗的誘惑力,就好像說每個人有一大筆-在等著他,隨時有可能得到。在圣經中,上帝常對人說,我給你的恩典夠你用的,這話用在這里也很恰當。人腦現(xiàn)在的性能,已經夠我們用的,想提高生活水平只有靠自己努力,不能靠虛構出來的腦潛力。答案 3:
完全不靠譜的說法,另外,說10%的更多點,雖然10%也不靠譜以下引自果殼:人的大腦在結構和功能上都更加復雜。腦外傷、中風或是其它的腦損傷都會影響到大腦的功能,使人喪失行動、語言或思考能力。如果普通人只使用10%的大腦,那么從概率上說,這些損傷大部分會出現(xiàn)在未使用的那90%上,不會給人帶來影響。實際上并非如此。勞勃醫(yī)生的研究,僅僅表明年輕的大腦對損傷有適應能力。在大腦發(fā)育初期的損傷,有可能通過一定的代償來實現(xiàn)原本的功能,而一旦成年,這樣的例子就很少了。1930年代,神經學家運用電-來研究大腦活動。通過電-可以喚起主管感知和運動的大腦皮層的反應,對于人來說,這些部分占得比例很小,更大的部分是非感知非運動區(qū)域,不能通過電-來喚起,因此當時稱之為“沉寂的皮層”,而實際上這里的“沉寂”并不是指這一部分的大腦沒在使用。其實,這些部分主導了作為人才具有的更高級的功能——語言和抽象思考。某個時刻的某個簡單動作可能僅僅使用了一小部分的大腦,而足夠復雜的一系列活動或思維模式是需要動用大腦的大多數(shù)區(qū)域。就像人不會在一個時間使用他所有的肌肉,他同樣不會在一個時間使用全部的大腦。但從一個較長的時間跨度上來考察人腦的活動,比如一整天時間里,人腦的絕大部分區(qū)域都會被派上用場。果殼相關頁面?zhèn)魉烷T:guokr/article...答案 4:
事實上,除了5%之外,還有各種說法,比如10%,大腦的98.5%都沒有被應用等等等等。事實上這條流言是錯誤的。事實上我們思考的時候,大腦幾乎是100%活動的,所以說人的大腦只用了5%是沒有根據(jù)的。這種荒誕說法之所以能長期存在的部分原因是,當信念本身保持不變的時候,即使其中一種說法被證明是錯誤的,那些相信“10%”說法的人可以很容易將自己相 信的理由轉移到另外一種說法的基礎上。例如,X光掃描顯示整個大腦活動時,他仍然可以聲稱其中90%的活動是無意識的,因而“10%”的說法仍然是正確 的。也就是說,此觀點不可被證偽。這種說法的流傳還可以用羅伯特·塞繆爾所給出的術語來解釋?!靶睦韺W上,雖然實證不能支撐某種觀點,但仍然被認為正確,是因為這種觀點的不斷重復改變了我 們對經歷的思考方式?!蹦切┏种囌`者再三重復自己認為對的觀點,直到這種觀點得到廣泛的認同,這就是所謂的“謊言重復一千 遍就成了真理”。答案 5:
大腦應該是一個運算和存儲共用的裝置,只就存儲這一塊來說,永遠都填不滿,至少目前看來沒有聽說過哪個人的大腦已經吸引不了任何信息了。所以使用的百分比應該是很低的。而運算方面,大部分人平時是不運算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不動腦子,但就平均數(shù)來看,這部分的利用率肯定高于存儲部分,因為一個人同時思考的問題是有限的。綜上,“人腦只用了5%”這句話不準確,但如果單指存儲信息方面,應該是可以的答案 6:
身體-的生成都是有成本的,有“貴”和有”便宜“之分。。生成-需要很大的能量。因此大自然造人都是盡量用最低成本(花最少的錢)形成功能效率最大化。生成大腦-的成本非常高,也可以說是非常”貴“(大大高于毛發(fā),眼睛等,身體最貴的部分就是大腦)。因此大自然創(chuàng)造人絕對不會浪費這么大能量去讓大部分腦細胞閑置的。。。成本太高了,按照這個邏輯判斷可以說大腦的腦細胞100%都肯定被用到了。答案 7:
有很多科學的方法與試驗可以證偽。但是就算只從最基本的邏輯和常識判斷,也不應該是正確的。比如,推論,如果大腦只有5%被使用了的話,那么切除大腦至少90%是可以的,但實際上明顯是不行的,哪怕腦損傷一丁點兒都對人的生活造成明顯影響。再比如,人類基本不使用盲腸,所以他退化的很小了,如果人類不使用大腦的話,為什么幾百萬年過來,大腦沒有跟盲腸一樣呢?等等。。。。答案 8:
沒有。且絕對大于5%。去-旅游的時候剛好就看了一期老外做科學類節(jié)目,就是做這個的測試。記得分別測試了人腦各個-部分的活躍度,包括視覺、聽覺、感覺、認知……等等。答案 9:
Discovery 的流言終結者做過實驗,通過腦電波觀測和腦部活動斷層掃描等方法來證實,即使是腦袋空空什么都不想的時候,都不止用到了 5%。答案 10:
如果不知道100%究竟是多少,說5%有意義嗎?答案 11:
找個類似的例子吧,一臺電腦的cpu只使用了5%,這個說法對么?我的答案:看衡量指標是什么,如果指的是腦細胞是不是全用到了,我估計是,因為人體是個偉大的用進廢退的有機體;如果指的是某個時間段用到了多少腦細胞,那我估計確實不多。答案 12:
一個不恰當?shù)谋扔?,有點象手機rom,大量預設內容占據(jù)大部分容量,誰叫我們多任務來著答案 13:
誰要是相信這一點,就把他那95%切掉吧,應該對健康有好處因為人腦消耗了人體很大一部分能量,減少腦重量應該可以減少身體負擔,延長壽命答案 14:
雖然我不相信,但我也是這樣來教育我和我的侄子的,很具有蠱惑性,尤其對那些感覺自己很笨的女孩答案 15:
有個屁科學道理,就和全球氣候變暖是因為排放了過多的二氧化碳一樣??雌饋硭坪跏强茖W的,而且有很多科學家也告訴你是科學的,但是他們都只是理論,根本拿不出一個實際模型,或者說不愿意拿出一個精確的模型來驗證自己的說法是錯誤的答案 16:
人總喜歡幻想自己不一般的能力吧答案 17:
人總覺得自己其實沒那么笨答案 18:
最近一部電影: limitless 講的就是與之相關的故事有興趣可以看看這個blog.ketyov/2011...答案 19:
人的大腦用了全部!不信的話可以去查普通心理學或者認知心里學(這兩個研究的東西比較靠近大腦),或者你去買一本《像心里學家一樣思考——批判性理性思維》答案 20:
流言終結者這個節(jié)目做過研究的,沒用那么少答案 21:
誰能解釋一下,笨的人和學識超級淵博的-腦一樣大?這和切不切有關系嗎?做個假設,假如你的壽命由70歲變?yōu)?000歲,身體機以和30歲一樣正常和健康,并且你一直不斷的進行學習,能否證明,你在100歲之后,7000歲之前,你的大腦已經無法存儲,運算或感知更多的東西了呢?哪一天是滿的溢出的時候?看到這個文章,覺的用于反證的這位科學家,和當年提出5%的科學家,是一樣的同志,都不靠譜。答案 22:
做個實驗,把沒用到的90%切掉,看看結果就知道了答案 23:
好像不過是從生到死腦細胞的使用率,全世界最多的不過10%,正常不過5%。。。。沒有做過研究,可能那時候老師說這句話的時候是怕我們擔心自己的腦袋裝不下那么多知識而“騙”我們的吧。。。。真的沒做過調查研究呵呵~答案 24:
流言終結者做過一期節(jié)目說這個問題.貌似得到的結論是30%多吧.如果我沒記錯的話..答案 25:
誰知道那?你說剩下的腦用來干啥哪?答案 26:
應該是正確的,房地產開發(fā)也一樣啊。有南極 北極這些難開發(fā)的項目,還有撒哈拉這樣開發(fā)了也沒用的項目,有太平洋印度洋這些雞肋的項目,還有一大片沒啥利潤的項目。綜合起來,能夠創(chuàng)造利潤的土地百分之-到答案 27:
我相信,人腦的開發(fā)價值很大答案 28:
我聽說是11%左右,是根據(jù)大腦皮層灰質占比例算的。因為現(xiàn)在的科技只能研究到皮層和較薄的部分對于人體活動的影響,-的還是未知領域,不能說大話,所以給人的錯誤概念就是其他部分沒什么用。下一篇:夏季感冒通常是細菌性還是-性的?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怎么看待濟南房價降了18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