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守曜,中國文化大學英文系畢業(yè),倫敦市立大學拉邦中心舞蹈研究所肄業(yè),也曾赴英國拉邦舞蹈學校研習。從蘭陵劇坊出身的他,肢體訓練也受波蘭戲劇大師果陀夫斯基「貧窮劇場」理論的影響,曾經(jīng)是優(yōu)劇場的創(chuàng)始團員之一,參加過優(yōu)劇場「溯」計畫的課程。1993年美國費城國際默劇節(jié)「現(xiàn)代默劇」比賽入選,1999年獲中國時報十大表演藝術獎。
1997年創(chuàng)立「光之片刻表演會社」劇團,導演作品有:《愛比死更冷》、《鏡修羅》、《觀自在》等,其中《觀》劇是他第二次反串女角,作品風格以結(jié)合戲劇結(jié)合肢體稱著。
在教學方面,曾任教世新大學、屏風表演班、果陀劇場、金枝演社、南風劇場等。而行政與編采方面,曾任職於「臺北金馬國際影展」國際組、臺北藝術節(jié)、牛耳藝術經(jīng)紀公司等單位擔任節(jié)目執(zhí)行與策劃之工作。1998年任表演藝術雜志編輯、2002年擔任隸屬兩廳院之《表演藝術》網(wǎng)站主編。2004年任職「舞蹈空間舞團」團長,努力發(fā)展「跨界」及「論壇」兩個概念於舞作之中,2005年推出的《三探東風》即可看見京劇與現(xiàn)代舞的對話。
參考資料
http://.danceforum.tw/dft1.htm(舞蹈空間簡介,2006年七月摘錄)http://news.djy.tw/newspage.asp?catid=36&newsid=170511(大紀元e報「專心兩廳院 平珩交出舞團「皇冠」」,2004/9/22,2006年七月摘錄)http://.cmlab.csie.ntu.edu.tw/~eric/cca/create/train(活動看板「大專院校戲劇列車」,2006年七月摘錄)http://homepage.ntu.edu.tw/~b91305031/SurveyG.htm以身體行動軌跡 傳達"意在形外"劉守曜 演出"觀自在"1993-02-06/民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