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意思◥
義參「言過其實」。見「言過其實」條。
◣典故來源◥
此處所列為「言過其實」之典故來源,提供參考。
#漢.應劭《風俗通義.卷二.正失》1>成帝曰:「其治天下,孰與孝宣皇帝?」向曰:「中宗之世,政教明,法令行,邊境安,四夷親,單于款塞,天下殷富,百姓康樂,其治過於太宗之時,亦以遭遇匈奴賓服,四夷和親也。」上曰:「後世皆言文帝治天下幾至太平,其德比周成王,此語何從生?」向?qū)υ唬骸干堆允?。文帝禮言事者,不傷其意,群臣無小大,至即便從容言,上止輦聽之,其言可者稱善,不可者喜笑而已。言事多褒之,後人見遺文,則以為然。世之毀譽,莫能得實,審形者少,隨聲者多,或至以無為有?!瓜蛞詾槿绱?。及世間言文帝小生於軍中,長大祭代東門外,使者求得之,因立為代王,徵當即位,後期,日為之再中,集上書囊,以為前殿帷,常居明光宮聽政,為薄太后持三年服,治天下,致升平,斷獄三百人,粟一升一錢:凡此十余事,皆俗人所妄傳,言過其實,及傅會2>,或以為前皆非是,如劉向言。
〔注解〕(1)典故或見於《三國志.卷三九.蜀書.董劉馬陳董呂傳.馬良》。(2)傅會:牽強、附會。
〔參考資料〕《三國志.卷三九.蜀書.董劉馬陳董呂傳.馬良》良弟謖,字幼常,以荊州從事隨先主入蜀,除竹成都令、越嶲太守。才器過人,好論軍計,丞相諸葛亮深加器異。先主臨薨謂亮曰:「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猶謂不然,以謖為參軍,每引見談論,自晝達夜。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言過其實」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東漢應劭所著的《風俗通義》中的〈正失〉篇,開頭即點出此篇是為了糾正歷史上善惡謬誤所寫,所以立篇名為〈正失〉。在孝文帝這段中,指出劉向認為世俗流傳漢文帝的許多事跡,大多是些夸大,與事實不相符的穿鑿附會之說。只因文帝非常禮遇來上諫的大臣,所以大臣們對文帝多有褒獎。例如:文中列舉十數(shù)件關於文帝的善行,都有溢美、牽強附會之嫌。後人看到這些褒揚的文章,就以為全是事實。世上的非議與稱贊,有很多是名實不符,但會去求證的人不多,隨聲附和的人倒是不少。應劭在此對劉向的看法表示贊同。後來「言過其實」被用來指言辭虛妄夸大,與事實不相符。
Tan Guo Qi S-i
下一篇:九鼎一言的意思 九鼎一言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臨淵履冰的意思 臨淵履冰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