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百聞不如一見的意思◥
聽別人述說千百遍,不如親眼看一次來得真確。語出《漢書.卷六九.趙充國辛慶忌傳.趙充國》?!鳌嘎勚蝗粢娭?p>
◣百聞不如一見的典故來源◥
《漢書.卷六九.趙充國辛慶忌傳.趙充國》時充國年七十余,上老之,使御史大夫丙吉問誰可將者,充國對曰:「亡踰於老臣者矣?!股锨矄栄桑唬骸笇④姸?i>1>羌虜何如,當(dāng)用幾人?」充國2>曰:「百聞不如一見。兵難隃3>度,臣愿馳至金城4>,圖上方略5>。然羌戎小夷,逆天背畔,滅亡不久;愿陛下以屬老臣,勿以為憂?!股闲υ唬骸钢Z?!?p>〔注解〕(1)度:音ㄉㄨㄛˋ,推測。(2)充國:指趙充國(西元前137~前52),字翁孫,西漢隴西上邽人。善騎射,好兵法,熟悉匈奴與羌族的情況。武帝時破匈奴有功,拜中郎將;宣帝時破羌。其言屯田十二便,寓兵於農(nóng),為世所推重。卒諡壯。(3)隃:音|ㄠˊ,遠(yuǎn),同「遙」?!?4)金城:古郡。在今甘肅蘭州之西北。(5)圖上方略:繪制地圖,擬定攻討計(jì)畫,一同奏上。
◣百聞不如一見是誰的典故 百聞不如一見典故解析◥
「百聞不如一見」這句成語的意思是聽別人述說千百遍,不如親眼看一次來得真確。典源出自《漢書.卷六九.趙充國辛慶忌傳.趙充國》。趙充國是武帝時破匈奴的大將軍。宣帝時羌人入侵邊疆,攻城奪地,殺害吏民。宣帝召集群臣計(jì)議,趙充國自告奮勇,表示愿意帶兵抗敵。宣帝問他需要帶多少兵馬,趙充國說:「百聞不如一見。軍情在遙遠(yuǎn)的地方是很難揣測的,我愿意親自到西北邊境去看看,然後擬好作戰(zhàn)計(jì)畫,再向陛下報告?!冠w充國到了邊境仔細(xì)考察後,擬定了駐兵屯守,整治邊境,分化羌人的策略,不久西北邊境終於安定。
Bai Wen Bu Ru Yi Jia
下一篇:脫胎換骨的意思 脫胎換骨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冷嘲熱諷的意思 冷嘲熱諷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