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武廟亦稱關帝廟,主祀三國蜀將關羽,因其忠義仁武的人格特質而備受崇拜。元代稱關羽為「義勇武安王」,明嘉靖年間改稱「漢前將軍漢壽亭侯」,明萬歷年間,敕封關羽為帝,民間更尊稱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zhèn)天尊關圣帝君」。清朝順治初年,曾訂每年農歷5月13日致祭,至雍正初年,正式定關帝春秋祭禮,比照文廟祭孔之禮,置「五經博士」,并敕封關帝的三代公爵:曾祖光昭公、祖裕昌公、父成忠公,後再於咸豐年間晉升「中祀」之列崇祀。
武廟對關帝的專祀進入-以後有了轉變,1915年(-4年)關帝廟中加入岳飛與關帝合祀,并規(guī)定大殿正位左奉關壯繆侯、右奉-穆王,并從祀張飛、趙云等歷代名將24人,而廟名則更為「關岳廟」,關帝廟也成為名符其實的「武廟」。
關帝爺又作武圣人、山西夫子,其崇祀相當普遍,信仰中的關帝具有多種形象,儒家尊稱關羽為文衡帝君,列為五文昌之一,或尊稱以夫子、恩主公,成為-鸞教信仰廟宇的主祀神只;佛-則以其玉泉山顯圣、皈依佛教,而稱-爺、伽藍神,經常協侍於觀音佛祖的兩側;道家則謂關羽受命玉皇大帝把守南天門,而尊為崇富真君、協天大帝。關羽經過佛、道二界及官方歷次的分封,已經成為極少數享有如此盛典的人格神只,顯見關帝信仰的崇高與普及。
關帝廟正殿除了主祀關羽外,一般隨祀關平、周倉及坐騎赤兔馬神位,而後殿則是供祀關帝爺先祖的三代廳,其制完全仿照孔廟前方大成殿、後側崇圣祠格局配置,為清代官方尊崇關帝祀典的表現。-地區(qū)的關帝廟以「府級」的-府關帝廟(今臺南市祀典武廟)層級最高,也最著名,屬三進落建筑格局。正位關帝爺位居前殿,而後殿如制附祀關帝三位先祖(成忠公、裕昌公、光昭公)的三代廳,廟中御匾「萬世人極」、「文武圣人」、「大丈夫」等,都展現了關帝爺的神性與特殊地位。殿中抬梁式木構架,雄渾高碩、氣勢磅礡,為-廟宇少見,尤其殿外朱紅色的側面山墻,屋檐高低、起伏錯落,成了凝聚眾人目光的焦點。其他如臺南開基武廟、新竹關帝廟、彰化關帝廟、鹿港文武廟、新莊武圣廟、臺北行天宮等,都是全臺各地歷史悠久,極具盛名的關帝廟。
中文關鍵字:武圣廟 , 關帝廟 , 關岳廟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