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夏獻綸序文提到制圖之原委稱:當他任分巡-兵備道等職時,「適值海疆多事,朝廷遂有開山撫番之命」,於是「臺之南北,遞歲周巡」,且欲將各地「詳悉為圖」,并且命余寵「周歷各屬,創(chuàng)之為圖」,其中後山部分采用「有稿為優(yōu)」的王熊彪之圖,再請「王廣文為之纂?!?,最後由他「復參酌審定」。
除首幅「前後山總圖」外,各幅地圖均有「說略」、「附錄道里」的文字說明;「恒春縣圖」另有「附紅頭嶼火燒嶼」、「後山總圖」另有「附錄番社」的文字說明。各圖均采自海上眺望陸地的方向繪制和注記文字,僅「澎湖廳圖」大致為南上北下方向繪制。每幅地圖均有完整圖名,如鳳山縣圖正式之圖名為「-府鳳山縣分圖二」,有圖例,有羅盤方向。各圖比例控制良好,并有經(jīng)緯線注記,如「京師偏東經(jīng)線四度」,但實際上圖面以傳統(tǒng)中國計里畫方網(wǎng)格為主,并注有「每一方格準地平十里」的說明。本地圖集內(nèi)容豐富,海岸、溪流、道路、衙署、軍備、市街、莊厝、番社和一般地名等,均十分翔實。雖刊刻不佳及版面文字排列-而影響閱讀,但整體而言,內(nèi)容上仍是最具參考價值的一冊清代-地圖集。
清代地圖測繪事業(yè),在清末隨著自強運動和維新運動的展開而蓬勃發(fā)展。此時-受到外國勢力的威逼,清廷治臺政策-調(diào)整,特別是為推動開山撫番政策,對-各地的深入了解十分迫切,因此,夏獻綸以地方行政-身分,克服萬難,完成此一在繪制上和內(nèi)容上均稱杰出的「-輿圖并說」地圖集。此一地圖集揉合中國傳統(tǒng)與近代西方的測繪手法和風格而成,比例控制十分出色,各幅地圖內(nèi)容十分詳實,充分反應清末-各地的整體景觀,特別是「後山總圖」更是清代最主要的一幅關於-東部的地圖。整體言之,堪稱清廷領臺二百余年中,最出色、最有代表性的-地圖集。
1959年,-銀行經(jīng)濟研究室將全書排印,列為「-文獻叢刊」第45種。1983年,臺北成文出版社據(jù)-分館所藏刻本影印,列為「中國方志叢書?-地區(qū)」第59號。
中文關鍵字:光緒 , 歷史地圖 , 夏獻綸
英文關鍵字Guanxu , -istorical -p , Xia Xianlun
參考資料
下一篇:七星礁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乾隆一統(tǒng)輿圖-圖及-圖附》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