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前言】:綠泥石群是由一群成份相近、結晶構造相似的礦物所組成的葉狀結構矽酸鹽礦物,屬於黏土礦物的一種。
【化學成分】:(Mg,Fe)5(Al,Fe)2Si3O10(OH)8
【物理性質】:
1. 晶系:單斜晶系或是三斜晶系。
2. 習性及礦物集合體:多為細小片狀的結晶體,有的為薄片具撓性,屬於矽酸鹽礦物。有時會形成假六角狀排列。
3. 顏色:淡綠色至深綠色。
4. 條痕:無色。
5. 透明度:透明至半透明。
6. 光澤:油脂光澤。
7. 發(fā)光性:無螢光或磷光。
8. 比重:2.6-2.9。
9. 硬度:2.0-2.5。
10. 解理:具某特定方向{001}的完整解理并平行柱面。
11. 斷口:參差狀斷口。
12. 脆性或韌性:可彎曲但不具彈性。
13. 其他物性:無磁性、電性、放射性等。
【產(chǎn) 狀】:綠泥石與云母類礦物相似,綠色為其主要分辨特徵,薄片具可撓性,綠泥石為組成變質巖常見造巖礦物之一,是由火成巖中的鐵鎂礦物(黑云母、角閃石或輝石)在低溫熱水環(huán)境中變化而成。綠泥石常出現(xiàn)於變質巖中,綠色片巖相的變質巖即是以綠泥石為主要的特徵礦物。由於結晶非常細小,一般以肉眼不易辨認其種類,所以一般都需要利用X光進行監(jiān)定。在X光繞射圖譜之下,綠泥石的繞射峰皆發(fā)生在平行{001}晶面的位置上,因其成分不同而其繞射峰強弱的順序會有些許變異。綠泥石在黏土礦物中屬於不具膨脹性、結晶較好者,800至850℃左右,結晶才會被破壞。
【用 途】:可作為藥用礦物;綠泥石集合體中,結晶致密、色澤美麗者可以作為雕飾的玉料。
【產(chǎn) 地】:一般所看到的綠色巖,包括綠泥片巖、角閃巖、蛇紋巖、變質輝綠巖中,都有綠泥石。-的綠色巖分部很廣,幾乎東部的河谷都可以看到,其中以綠泥片巖分布最廣;多以層狀體夾於石墨片巖及結晶石灰?guī)r中,有時也與角閃巖及石英片巖共同出現(xiàn)。綠泥片巖的主要產(chǎn)地有東澳溪下游、東澳山、蘭崁山、大南澳南溪、大濁水溪、立霧溪、木瓜溪、知亞干溪、-橋西中游等地,依照其組成礦物的粒度可以區(qū)分為:中粒綠泥片巖、細粒綠泥片巖、及帶狀型綠泥片巖,都是以綠泥石為主要的礦物。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