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長石是地表分布最為廣泛的礦物,并且廣泛存在於火成巖、沉積巖和變質(zhì)巖中。長石主要分為鹼性長石(Alkali Feldpar)和斜長石(Plagiocalse)兩大類。鉀長石是以不同比例的鈉和鉀互相取代,包括正長石(ort-oclase)、微斜長石(microcline)和透長石(sanidine),及冰長石(adularia)和歪長石(anort-oclase),其在巖漿中結(jié)晶溫度由高到低之順序為透長石 → 正長石 → 微斜長石。斜長石則是以鈣和鈉的互相取代為主,依照納和鈣的比例,可分為鈉長石(albite)、富鈉長石(oligocalse)、中鈉長石(andesine)、中鈣長石(labradorite)、富鈣長石(bytownte)、鈣長石(anort-oite)等。含鈣比例越高的斜長石,形成的結(jié)晶溫度越高,通常在基性或超基性的火成巖中生成。
[化學(xué)成分]:鉀長石((K,Na)AlSi3O8)、斜長石(NaAlSi3O8-CaAl2Si2O8)
[物理性質(zhì)]:正長石類的比重較斜長石小,約在2.54~2.57gw/cm3之間,斜長石的比重則在2.62~2.76間,兩者硬度皆約為6,且具有玻璃光澤.鹼性長石中有單斜晶系(正長石和透長石)和三斜晶系(微斜長石),斜長石類則為三斜晶系。鹼性長石類有灰白色、肉紅色,微斜長石與正長石顏色相近,但有時成綠色,可琢磨成寶石,稱為天河石。斜長石則多為灰白色至灰色。一般長石類礦物為半透明至不透明,解理發(fā)達(dá),其中正長石有2組將近90度交角的解理;斜長石類常具有聚片雙晶構(gòu)造,其中鈣含量偏高的斜長石有時會出現(xiàn)特殊的七彩光澤。
[產(chǎn)狀]:長石礦物產(chǎn)於火成巖,不論是酸性巖到基性巖都很容易發(fā)現(xiàn)它的存在。此外也可存在於沉積巖中,但由於長石容易風(fēng)化成高嶺石,因此沉積巖中長石的含量降低。在變質(zhì)巖中或換質(zhì)作用中皆可出現(xiàn)。
[用途]:制造鉀肥、陶瓷釉料、玻璃原料、地板石材…等。
[產(chǎn)地]:廣泛分布於-的火成巖中,包括西部火成巖區(qū)(如澎湖玄武巖)、北部(大屯火山群和基隆火山群)和東部火成巖區(qū)(海岸山脈、綠島、蘭嶼、龜山島),以及花東一帶的片麻巖區(qū)。詳情請參見各長石類。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