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竹傘從傘頭的削制、支架的剖切、組合,到裁紙、貼紙、修整、上油、彩繪、穿內(nèi)線等,整個過程都必須依靠精細的手工技藝,依古法而做,不假手機器。
制作一把上好的竹傘,首先要選好的竹材,因為竹傘的結(jié)構(gòu)中,除了傘面為紙制材質(zhì)外,其余部分如傘骨、傘柄、傘頭皆選用竹材。
以美濃油紙傘為例,其傘骨取材自南投竹山的孟宗竹,因為孟宗竹質(zhì)地堅硬,又有彈性,不易折斷,是制傘骨的最佳選擇,唯一的缺點是因甜份太高易遭蟲蛀,所以需將孟宗竹浸泡在水中三個月,待糖份去盡後,取出予以劈削,再制成傘骨。將短傘骨放在竹架上,以竹槽固定,然後削薄傘骨。長傘骨是將傘骨修成適當(dāng)形狀,并在離尾端適當(dāng)距離處鋸槽,供短傘骨穿過。
傘頭是串連長傘骨、短傘骨和傘柄的配件。削竹制成傘頭,一把傘需要兩個傘頭,上傘頭接長傘骨,下傘頭連接短傘骨。以尼龍繩將短傘骨、長傘骨和傘頭串連起來。以前傘頭全為人工做成,現(xiàn)在是用機器裁制,再經(jīng)人工修飾。
先將裁成扇形和箭形的棉紙在柿子油里浸泡半小時,取出棉紙放在木板上以滾筒壓瀝柿子油,再將棉紙一片一片的黏貼在傘骨之間。每一片棉紙貼好後都必需再刷上一層柿子油,且兩片扇形棉紙上面再重疊一片箭形棉紙,以加強防水功能。注意兩張棉紙接頭處要用力壓,黏貼時不能有漏洞。
傘面貼好後,放在通風(fēng)處曝乾。當(dāng)傘面曬乾後,彩繪傘面,畫好後陰乾。
選定做為傘柄的竹子鋸好後,先將竹節(jié)刨平,再上桐油刷亮,同時需在傘柄上開鑿四個洞,用來裝置傘碼;傘碼就是在傘柄上用做撐、收傘的按鈕,用竹子雕刻出按鈕外形後,將其安裝進傘柄,再將傘柄套入傘頭。
在手握傘柄的部分以竹藤纏繞,以利握持傘柄,纏繞時,必須將竹藤上下端隱入傘柄預(yù)先打好的洞里。
在短傘骨的鉆孔處穿上棉繩,以加強固定短傘骨。最後,再上一層防水桐油或亮光漆,曬乾後,一把古意盎然的美濃油紙傘就完成了。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