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哚乙酸和吲哚丁酸區(qū)別
分類: 公共安全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fā)布 : 04-24
閱讀 :245
吲哚乙酸是一種植物體內普遍存在的內源生長素,又名茁長素、生長素、異生長素。在光和空氣中易分解,那么吲哚乙酸和吲哚丁酸區(qū)別是什么呢?接下來來詳細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吲哚乙酸的作用機理是促進細胞分裂、伸長、擴大,誘發(fā)組織分化,提高細胞膜的透性,加快原生質流動。低濃度與赤霉素、激動素協(xié)同促進植物的生長發(fā)育;高濃度則誘導內源乙烯的生成,促進植物組織或器官的成熟和衰老。它是最早應用于農業(yè)的生根劑,也是廣譜多用途的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一般使用濃度為0.01~10毫克/千克。但它在植物體內外易降解,致使人工合成的吲哚乙酸在農業(yè)生產上的應用受到了相當限制,而未成為常用品種,在生產中多使用其類似物,如吲哚丁酸、萘乙酸、2,4一滴等,其效果相當,且價格便宜。吲哚丁酸的基本生理功能與吲哚乙酸相似。被植物吸收后不易在體內傳導,往往停留在處理部位,因而主要用于促進插條生根。雖比吲哚乙酸穩(wěn)定,但見光仍易分解;單用對多種作物有生根作用,但與其他有生根作用的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混用,則效果更佳。例如,吲哚丁酸或吲哚乙酸用于促進插條生根時生出的根系細而疏、分叉多;而萘乙酸能誘導生出粗大、內質的多分枝根等,因而生產上多使用它們的混劑。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吲哚乙酸和吲哚丁酸區(qū)別的知識,希望可以對感興趣的您有幫助,你還想知道更多有關吲哚乙酸相關知識嗎?請繼續(xù)關注接下來的更新吧。